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打造思政“金课”,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导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思政课”分教指委、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联合主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分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高职专场)第六期,将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上海、湖南、广东、新疆8所高职院校的8位优秀青年教师将与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热烈欢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研讨交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负责人。现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虚拟仿真教研室”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入选北京市新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高校两课学科带头人、北京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四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法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人社部的“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等多项职务,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版专著22部,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多项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
倪志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先后获得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三等奖1次,省部级一等奖5次,二等奖1次。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育项目,2023 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教师发展基地研修项目。多次获得“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申淑玮,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虚拟仿真教学教研室主任,朝阳区中高职一体化思政课教师研修共同体指导教师。荣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学术委员会征文二等奖;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永远跟党走”大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征集展示活动二等奖;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类三等奖,主持校级科研、教改课题三项,参与团中央、教育规划、市教委多项课题,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袁莺,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荣获2021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上海高职高专思政课比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一等奖;获上海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标兵、全国高职高专思政教学骨干、上海市晨光学者称号,在省部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交流题目:聚焦“三性一力”推动“四个转变” 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李冬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3年,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最美课堂”称号。在《高教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师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项。
交流题目:应“生”而动 探索“四心四感”教学模式——以“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章节为例王昊珅,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曾荣获天津市“心动一课”思政微视频比赛一等奖,天津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比武二等奖,天津市教育系统主题教育优秀精品“微党课”二等奖,2023年度大中小“故事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天津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个人三等奖,第一届“新时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参与项目若干,近三年担任所指导的学生参加校内及天津市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交流题目:新媒体视域下利用短视频赋能线上思政“金课”王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曾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均获特等奖,获得省级教育教学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省级“金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省级精品课程“职业素养习得与养成”的核心团队成员;主持省厅级项目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项、省厅级项目多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思政类论文10余篇。
交流题目:数字化赋能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思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例祝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成员,曾先后荣获新疆第五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第三届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等教学奖项;主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资源开放课1门;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项,发表多篇理论文章,曾荣获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征文二等奖。
交流题目:精、大、新:解锁高职思政课的“圈粉”密码高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广东省优秀党史宣讲员,入选2021年度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荣获广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20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3年度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
交流题目:以成果导向混合式引领高职思政课创新发展韩青青,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负责人,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员。2020年和2022年曾两次获得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河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赛二等奖、河北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高等教育组二等奖(2023年)、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比赛河北省一等奖,参与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交流题目:打造高职思政“金课”的思考与探索——基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运用视角朱芳,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获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第四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全区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一等奖、二等奖;主持参与自治区级课题5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交流题目:牢记“八个相统一”,提升高职思政课“三性一力”——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